![]()
表面調整劑的作用機理
  所謂表面調整劑(簡稱表調劑)是一種能夠改變金屬表面狀態、加速磷化過程、降低磷化液溫度、促使形成結晶細微致密的磷化膜的復合化學材料。
  表面調整劑應用在磷化前表面調整工序,以微粒形式吸附在金屬表面,成為一層分布均勻、數量較多的磷化結晶的晶核。由于金屬表面的晶核數量多,在結晶成長過程中,晶體之間能很快互相連接,限制了晶體繼續生長,因而使得磷化膜結晶細密均勻。
  新型液體表調劑特性試驗
  目前,國內絕大部分半合成型金屬加工液表調劑是粉狀形式的,主要成分是膠體磷酸鈦,而配成工作液后呈乳白色膠體狀。由于膠體系統屬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分散系統,具有巨大的表面自由焓,故是熱力學不穩定的系統,會形成自動產生微粒聚結成為大顆粒的現象,使膠體很快產生沉淀而失效。這種表調劑不受生產負荷影響必須定期進行排放。一般情況下,春、秋、冬三季兩周排放一次,夏天高溫季節一周排放一次。頻繁的重新配槽,不僅增加了水及材料的消耗,同時所產生的廢水給環境保護增加了壓力。
  新型液體表調劑以磷酸鋅鐵作為主要成分,完全不使用粉狀表調劑中所使用的膠體鈦鹽。與目前廣泛使用的粉狀表調劑相比,槽液清澈透明接近于真溶液,具有材料消耗量低、槽液穩定性高、使用壽命長(6~8個月)、廢水排放量少、磷酸鹽皮膜更加細微致密等特點。